來源:幼教網(wǎng) 2018-09-06 14:33:58
爸爸媽媽可以嘗試
1、實踐預防:確保您的孩子充分休息,并且不會過度緊張,對防止發(fā)脾氣很有效。
2、適當讓孩子放松一下。確保孩子有自由的時間玩耍、瘋跑,不用過度擔心弄臟、弄亂。不是很危險、很必要的時候,就盡量少對孩子說“不”。因為對孩子說“不”的時機很珍貴,盡量留到需要制止真正危險、或面對原則性問題的時候再說。比如:不能玩火、不要在馬·上瘋跑。
3、保持冷靜。孩子發(fā)脾氣的時候,真的很能激起爸爸媽媽的怒火。
不過,孩子發(fā)脾氣,既是孩子情緒的表現(xiàn),也是孩子求助的呼聲。如果爸爸媽媽能保持冷靜。輕輕地,但堅定地試著抱著你的孩子,以免他傷害自己或他人。讓他遠離憤怒的根源,孩子就會得到一個恢復的機會,他會很快好起來。
4、試試幽默。對于溫和的發(fā)脾氣,嘗試用幽默來緩和這種情況。
不過要注意,別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在取笑他。所以,這種時候,爸爸媽媽分享自己的經(jīng)歷,用“自嘲”的方式會比較好。比如:“爸爸上次搭積木,全部都倒了,氣的我頭發(fā)都豎起來了!你看過爸爸頭發(fā)豎起來的樣子嗎”?
5、在面對沮喪時,給孩子更多的處理問題的建議。穿不上鞋子,于是生氣得哭起來,爬梯子爬不上去,急的發(fā)起脾氣……
當孩子感到沮喪的時候,幫助孩子掌握一門戰(zhàn)勝眼前困難的技能,孩子會很有成就感。當然,在這之前,我們得先理解和認同孩子的需求和情緒。比如:我知道你想爬梯子,這個梯子太危險了,稍后們?nèi)ス珗@,爸爸帶你爬滑梯。
6、和孩子討論他的脾氣。等孩子平靜下來之后,我們可以和孩子談談他如此沮喪的原因。但要注意的是,討論的目的,是讓孩子明白,剛剛發(fā)生了什么,認識自己的情緒,比如:我剛才感到很難過、我玩具被收走了我很傷心、我很委屈……絕不是為了讓孩子“認錯”或是“追究責任”,比如我們常常聽見的:“你自己說,你剛才錯了沒有?”
即便讓孩子“認錯”,也不一定教會了孩子更好地情緒處理方法。就像很多家長都會抱怨:每次都認錯,但從來都不改!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,卻可以讓孩子從真實的經(jīng)歷中,學會更好的情緒處理方式。
7、不用自責。如果孩子已經(jīng)暫時崩潰了,他很可能對著爸爸媽媽,口不擇言地喊出:我討厭你!不要媽媽!
聽起來當然很傷人,但爸爸媽媽要明白:孩子這樣的行為,并不是針對你,他只是在表達自己的挫敗感。這是孩子最憤怒的時刻,但是,感覺是會改變的。只要爸爸媽媽能平靜地處理,孩子一定會很快好起來。
相關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(shù)題
盡在奧數(shù)網(wǎng)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(wǎng)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