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達IT 作者:達IT 2018-06-14 09:18:29
互聯網時代,很多人想學習編程語言,但總是很難下定決心,主要還是擔憂自己能不能學好的問題。個人覺得學習效果的好壞主要還是在于個人怎么去學,用什么方法學,持什么態(tài)度學。那么,學習編程語言有什么好方法?或許看完以下內容,你會找到答案。
長期的堅持:“10000小時定律”
“10000小時定律”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《異類》一書中指出的定律。“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,并非天資超人一等,而是付出了持續(xù)不斷的努力。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。”他將此稱為“一萬小時定律”。
“10000小時定律”驗證了很多領域的成功者。
比如電腦天才,比爾·蓋茨13歲時有機會接觸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電腦終端機,開始學習計算機編程,7年后他創(chuàng)建微軟公司時,他已經連續(xù)練習了7年的程序設計,超過了1萬小時。
音樂神童莫扎特,在6歲生日之前,他音樂家的父親已經指導他練習了3500個小時。到他21歲寫出最膾炙人口的第九號協(xié)奏曲時,可想而知他已經練習了多少小時。
……成功者的例子有很多,這里不再贅述。
沒有絕對的天才,所謂天才就是在某些方面聰明點而已,后期還是要投入時間打磨的。學習任何新東西,只要堅信“10000小時”,只要付出時間,堅持認真學習,終有收獲。時間投入哪里,哪里就有收獲。學編程就要把時間投入到編程語言學習當中,端正態(tài)度,認真學習,相信經過10000小時的磨練后,不在是會簡單的會編程,而是編程領域的專家了。
短期的進階:參加培訓
前面提到的“10000小時定律”,只想告訴大家學任何新東西都是需要花較多時間的,更何況編程語言對于沒啥基礎的人來說,是比較難學的。如果學編程能堅持10000個小時的學習磨練的,即使不能成為編程專家,至少也是編程高手了。但是,大部分人是想快速上手編程,短時間內能學會編程,勝任一般的編程技術工作。
目前能快速學習并掌握一定編程技術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參加培訓。培訓能幫助沒有基礎的初學者更好更快地入門編程知識,經過4-5個月的時間學習,掌握一定的編程技術能力,成為能勝任一般編程工作的技術人才。而對于有一定編程基礎的同學來說,通過參加培訓有利于編程知識的豐富,編程技術能力的提升,能比較快地成為編程高手,甚至是編程技術專家。
寫給二十七八、30來歲的人
在互聯網行業(yè),開發(fā)一個軟件給 100 個人和 100 億人用的成本基本一樣,收益是天壤之別的。所以有很多二十七八、30來歲的人果斷放棄本專業(yè)和原本安逸的職業(yè),扎入互聯網行業(yè),學習編程技術。要是現在不放棄本專業(yè)和沒啥前途和“錢途”的職業(yè),未來幾十年只能吃土。要是放棄看似美的原本,無非就是當過去吃喝玩樂了幾年,啥也沒做嘛。這里就是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的問題了。無論你是海歸還是北大、清華等名校畢業(yè),都是浮云。精英是靠現在和未來創(chuàng)造的價值判斷的,不是靠過去的出身背景(名校+海歸)來劃分的。
編程技術類似小學的算盤技術,是個實戰(zhàn)行業(yè),只有通過大量編程才能掌握的牢固。所以持之以恒的專注瘋狂敲打鍵盤是學好編程的關鍵。
相關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題
盡在奧數網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