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幼教網 2018-02-17 22:56:46
4、報交流:誰愿意向全班同學介紹鼠狐猴?(可介紹一個特點,也可以介紹多個特點,還可以加上你收集的資料內容。)教師根據(jù)學生的介紹,出示課件,抓住詞語、重點句感受鼠狐猴的可愛,指導有感情的朗讀。
設計意圖:讀文---思考---交流---匯報這一學習過程,使學生在讀中理解,在自主學習中思考,在互相合作中交流,在集體匯報中探究。體現(xiàn)課標倡導的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學習方式。
5、教師因學生介紹隨機引導:
學習第2自然段:
1)學生概括介紹鼠狐猴小巧玲瓏,靈活無比的特點。(說一說或讀一讀)
2)抓住詞語理解:
a:鼠狐猴一會蹦到桌子上,一會蹦到柜頂上……這兩個一會,讓人感到鼠狐猴非常靈活,而且調皮可愛。
b:鼠狐猴一蹦1米多高,引導學生聯(lián)系自己的身高理解。
c:從一只,幾個,折騰得滿頭大汗,,無可奈何等詞語感到鼠狐猴真的是小巧玲瓏,靈活無比。d:從鼠狐猴不小心掉到抽屜里,體會到鼠狐猴小巧玲瓏,因為它小,所以掉到抽屜里,如果它很大,抽屜就裝不下了。
3)練習讀課文把自己的感悟讀出來
設計意圖:課標指出: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,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,所以教師要求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。此外,閱讀教學,要始終堅持以讀為本,加強朗讀指導,引導學生入情入境,從而培養(yǎng)學生語感。
4)師生配合讀文,引導學生有新的發(fā)現(xiàn)?(如果學生說不出來,用黃山奇石、盧溝橋的獅子、奇妙的鯉魚溪引導。)第1句概括了這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,2、3句具體說明鼠狐猴小巧玲瓏,靈活無比。整個段落是先概括寫再具體寫。
設計意圖:新的發(fā)現(xiàn)---培養(yǎng)探究意識。學生通過抓重點句,了解先概括后具體的段落結構。為習作打下基礎。
學習第三自然段:
1)學生介紹鼠狐猴小的得可憐。
2)對比讀下面的句子,說說你有什么感受。(點擊課件)
a:剛生下來的鼠狐猴很小,體重4克。
b:剛生下來的鼠狐猴小得可憐,只有花生米那么大,體重才4克。
(第2句作者把鼠狐猴和花生米進行比較,并用數(shù)字說明,形象生動的寫出鼠狐猴小得可憐,教師聯(lián)系生活中的實物進行引導)
設計意圖:在讀中比較,讀中理解,讀中感悟,通過聯(lián)系直觀的生活中的實物,體會鼠狐猴小得可憐。
3)讀一讀課文,讀出你對鼠狐猴的感受。
學習第一自然段:
1)學生介紹鼠狐猴的樣子。(點擊鼠狐猴圖片)
2)出示課件:因為 ------------所以叫鼠狐猴。請你試著填一填。
設計意圖:用因為---所以的句式練習說話。培養(yǎng)表達能力。
3)讀出自己的感受。
學習第四自然段:
1)學生介紹鼠狐猴是雜食動物。
2)自由讀課文。
設計意圖:內容簡單,易于理解,以讀代講。
學習第五自然段:
1)學生介紹鼠狐猴喜歡炎熱多雨的氣候。
2)認真讀課文,提出不懂的問題,師生解答。
3)為什么夏季才是觀賞鼠狐猴的好時光?(生不問,師問)
4)你們想不想看看鼠狐猴和它的生活環(huán)境?讓我們一起到馬達加斯加看一看。(放錄像)
5)你能讓游人在冬天也能看到活潑可愛的鼠狐猴嗎?(創(chuàng)造鼠狐猴老家馬達加斯加那樣炎熱多雨的氣候條件。)
設計意圖: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,培養(yǎng)質疑能力。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,用錄像創(chuàng)設情境,為學生創(chuàng)造想象的空間,培養(yǎng)想象力和創(chuàng)造力。
四、回歸整體:
1、學習了課文,你覺得鼠狐猴怎么樣?(調皮、有趣、非?蓯)帶著這份喜愛之情,再讀課文。
2、你還知道有關鼠狐猴的哪些知識,介紹給同學。
設計意圖:培養(yǎng)學生搜集處理資料的能力,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。
相關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(shù)題
盡在奧數(shù)網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