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幼教網 作者:@佚名 2017-09-19 16:51:49
另外,從教育哲學的角度來講,幼兒在活動過程中高揚的主體性(積極性、自由創(chuàng)造、個性的充分展現(xiàn)等)是教育的真正價值所在、幼兒主體性的發(fā)展是幼兒全面發(fā)展的靈魂、而主體性是活動過程中才得以發(fā)展,所以教師應注重活動的過程! 總之,幼兒教師必須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,重新審視幼兒活動及其過程的真正價值,樹立正確的活動過程價值觀!
二、注重活動過程中的積極參與和引導
我們說幼兒的真正發(fā)展來自活動的過程,這是因為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,可以積極主動,有選擇地接受活動的影響。然而,幼兒在活動中并不會自發(fā)地發(fā)展。我們強調幼兒 在活動中的主體性,并不意味著幼兒可以隨心所欲。因為,一方面幼兒的知識、經驗、能力以及整個發(fā)展水平都非常有限,這些都制約著活動的水平;另一方面,活動的材料、性質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選擇,這實際上也制約著幼兒的活動方式和活動過程,進而影響到幼兒的心理反映。這樣,幼兒在活動中既是積極能動的主體。同時又是受客觀規(guī)律制約的客體。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參與到幼兒的活動當中并予以適應的引導。 教師的積極參與和引導是注重活動過程的關鍵,也是貫徹教師主導和幼兒主體相結合的教育原則的具體體現(xiàn)。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僅體現(xiàn)在活動前充分了解幼兒,制定明確的目的,選擇恰當?shù)姆椒ㄉ,而且也體現(xiàn)在活動過程中的積極參與和引導上。我們強調注重活動過程,即強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高揚的主體性和教師在 活動過程中有力的主導作用的完美結合。有經驗的幼兒教師在這方面頗有體會。一位教師在體育活動“滾鐵環(huán)”中的表現(xiàn)就很能說明問題。該活動的目的之一是使幼兒學會用鐵鉤推鐵環(huán),使鐵環(huán)滾動、活動開始,教師給每個幼兒一個鐵環(huán),讓幼兒自由玩。然后問:“你們是怎樣玩的?”當幼兒說出自己的玩法后,教師及時設疑:“能不能不用手就讓鐵環(huán)滾起來呢?”幼兒紛紛想辦法:有的用腳踢、有的將鐵環(huán)級在石頭上用頭去碰,有的用竹桿打……教師也參與其中和幼兒一起探索,并在意用鐵鉤去推。幼兒覺得好玩、紛紛模仿。教師并沒有迫不及待地傳授技能,而是進一步設疑:“能不能使鐵環(huán)滾得久一些呢?還是不能用手。”這問題更富有創(chuàng)造性。幼兒一邊試驗一邊比賽,看誰的鐵環(huán)最后倒下。教師依然參與其中,時而自已試驗,時而做幼兒的裁判。教師有意地使用“推”的方法 的確滾得久。但有的幼兒用鐵鉤吊住鐵環(huán)往后拉也可以使鐵環(huán)長久不倒。很多的幼兒都找到了自己的方法,也有很多幼兒學會了老師的方法。最后,教師用一次小小的比賽結束了 活動。在評價小結時,教師沒有以她的方法為標準去衡量幼兒是否成功,而圍繞幼兒的好問。創(chuàng)造性及團結友愛等做文章。在整個活動中,教師始終是積極參與和引導的。她并沒有將自己的方法強行傳授給每一個幼兒,而是讓每一個幼兒自由創(chuàng)造、動腦想辦法。雖然真正達到活動目的的只是一部分幼兒(這一部分幼兒也是積極主動學習教師的方法的)但最可貴的是每個幼兒都找到了自己的方法。雖然教師并沒有預見到活動的全過程,但她在活動過程中的細心觀察、積極引導卻體現(xiàn)了真正關注活動的過程。 有必要強調的是:教師的積極參與和引導并不等同于干涉和控制幼兒的活動。如果教師在參與引導的同時,將事先設計好的方案強加給每一個幼兒,那同樣違背了“注重過程”的原則。積極參與和引導應有明確的目的。我們要防止幼兒隨心所欲,但不能以犧牲的自由創(chuàng)造為代價。
三、必須重視評價 任何教育活動都離不開評價。評價幼兒能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優(yōu)缺點,并明確努力的方向,從而促進的幾不斷進步! 重視評價和注重活動的過程井不矛盾.那種認為重視對幼兒進行評價就是重結果的看法是片面的。評價當然要以一定的結果為標準。但如果這個結果是表面的片面的,評價就是錯誤的;相反,如果這個結果是本質的全面的(就如我們前面所講的那樣,是代表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全面發(fā)展)那么,評價就是正確合理的。所以,我們評價幼兒的標準應是: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是否獲得了實在的、全面的發(fā)展(包括主體性發(fā)展)。 在具體評價時,還應講究方式和方法。很多教師習慣于在活動結束時將幼兒活動的成果(畫、積木等)作一個展覽。在日常生活中,教師也習慣于將發(fā)小紅花、小紅旗等作為表揚、獎勵的形式、這些作法本無可厚非。問題是:教師的目的是什么?如果教師只是作橫向的評價、簡單地將全班幼兒評出“三六九等’,那么這種評價方式就值得懷疑;如果教師只作縱向評價,將幼兒的現(xiàn)在和過去相比較,肯定幼兒的進步指出不足的地方,并提出期望,那么這種評價方式就應該肯定。原因很簡單:前一種評價忽視幼兒的個別差異和活動過程,人為地培養(yǎng)幼兒的自滿和自卑:后一種評價則相反,它使每一個幼兒都學會怎樣戰(zhàn)勝自我,重塑自我。 另外,評價應適時適度,堅持以表揚、獎勵為主的評價方式,這對因材施教,培養(yǎng)幼兒自信心都大有種裨益!
總之,“注重 幼兒活動的過程”應當全方位地體現(xiàn)在幼兒教師的思想觀念和實際行動中,而不能僅僅是一個口號、幼兒教師只有切實關注每一個幼兒的活動過程,才能使每一個幼兒在最大限度上獲得全面、健康、和諧的發(fā)展。
相關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(shù)題
盡在奧數(shù)網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