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幼教網(wǎng) 作者:陳默 2016-08-31 17:17:33
第六、當今的孩子對個性化生活要求非常高
我們來看他們還有一個特征,個性化要求非常高。我們小時候被教育成“你是大海里的一滴水,你是沙漠里的一粒沙”,現(xiàn)在的孩子是“我來過了,雁過留聲,你們怎么可以不知道我來過?”他必須要展現(xiàn)個性。那么我們的教育允許嗎?設計出來讓他展現(xiàn)個性的平臺了嗎?我們班級的班會課是不是提供了呢?
有一個孩子跑到我這邊,說他就是非要留長頭發(fā),穿花衣服,校服到門口就脫掉了,結(jié)果教導主任跟他說,要不剪頭發(fā)就不要來。后來我打電話給他班主任,我說,“你知道嗎?這個孩子的動漫知識,我連做他的小學生都不配。你把一節(jié)班會課給他,讓他展現(xiàn)一下做好的PPT,我相信他從此就會改變。”
這個是我們現(xiàn)在孩子的又一個特征所在。那么各位,如果你要壓抑他,他就抗爭。抗爭的途徑方法是不一樣的,有的孩子跟你打,我們叫逆反。為什么逆反?逆反是因為你不允許他長大。逆反有“硬抗”這樣的形式,就是你說東他一定要說西,你說要好好讀書考高中,他就跟你說要考職業(yè)學校。那么“硬抗”還好一點,如果“軟抗”就麻煩了。
如果老師、家長“強大無比”,是“不可戰(zhàn)勝的”,孩子反抗的能量應付全部轉(zhuǎn)移到里面,結(jié)果各類精神問題都出來了,導致現(xiàn)在15歲以后的孩子,神經(jīng)癥高發(fā)。各位注意,我們培養(yǎng)孩子健康是很要緊的,所以要充分滿足他的個性展現(xiàn),我們的學校德育活動要有這樣的意識。
第七、當今的孩子活在“第三只籠子”里
最后我想總結(jié)的是,現(xiàn)在的孩子是活在“第三只籠子”里的。假設,我們有這樣一個籠子,讓一個老鼠在籠子里,籠子外面裝一個門,如果老鼠不小心踩了一下這個門,門打開以后有一個食物會進來,這個老鼠踩一下,食物就進來,踩一下,食物就進來,老鼠會怎么做呢?會一直踩。如果第二只籠子是這樣的,老鼠踩一下,電擊一下,踩一下,電擊一下,以老鼠的智力會怎么做呢?不踩了。如果“第三只籠子”我們是這樣設計的,它踩一下是食物,再踩一下是電擊,老鼠就不知道應該踩還是不踩,這個老鼠會在里面糾結(jié)死。
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,家長對他太好了,就像食物;但同時給他壓力,就像電擊,孩子們?nèi)缤鲜笤诘谌齻籠子。每個家庭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是成功者,嘴巴不說,心里是這樣想的。各行各業(yè),凡是能成功的都有一個共性的特質(zhì),這些人一定是輸?shù)闷鸬娜,輸了再來,最后就贏了。
而我們現(xiàn)在的教育,你只讓他成功,不讓他輸,家長們見到孩子回家第一句話問的是,“寶寶,你今天得幾個五角星啊?”“一個。”“小明得了幾個。”“兩個。”“你明天要超過他,要得三個。”我想問在場的幼兒園家長們,你跟兒子下棋他會輸嗎?他肯輸嗎?十個有九個孩子是不肯輸?shù)模械暮⒆舆會拿象棋砸媽媽的頭,他輸了就急。怎么會這樣呢?你想要讓他成功,卻不讓他有的成功的品質(zhì),你一開始就不培養(yǎng)這種品質(zhì),他不就是第三只籠子里的老鼠嗎?
還有,我們每家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在看到數(shù)學難題、物理難題能夠迎戰(zhàn),鍥而不舍。學奧數(shù)的時候再難的題目也能克服,我們希望孩子意志力、控制力很強,可是你知道意志力、控制力是從哪里來的嗎?在上海,家長們從小學開始給孩子找最好的學校,初中、高中一直是好學校,等高考完了以后,再幫孩子找什么樣的專業(yè)讀大學以便運用關系找得到工作,等到找了一份工作以后,覺得差不多了,就買一套房子給孩子,發(fā)動親朋好友給孩子介紹女朋友,然后再拿錢出來給孩子辦婚事,婚事辦好了養(yǎng)孩子,最后自己幫孩子帶孫子。
你要控制他一生,還需要他有一種迎戰(zhàn)困難的自控力,又是這個悖論。這個人不是在第三只籠子里是在哪里?其實他都知道自己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,非常明確,但有的家庭期望太高,這是不可以的。特別是對獨生子女,你不把一個很具體的目標告訴他,這個人要崩潰。實際上高要求只有對自己,不能對別人。孩子非常清楚他的目標在哪里,可是心里也很清楚,自己是沒有這個能力的。那么你想想看,他不是糾結(jié)死嗎?這就是老鼠在第三只籠子里的感受。
以上就是我今天所要講的,我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父母或者老師,可以重新了解下這代人他們到底需要什么?當然若你正好處在這個時代中的獨生子女,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觀察環(huán)境給你帶來的一些細微變化。
相關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(shù)題
盡在奧數(shù)網(wǎng)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(wǎng)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