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山文明網 2014-05-21 15:13:23
每年“六一”兒童節(jié)期間,兒童的教育問題都會引起家長、學校和整個社會的廣泛關注。
最近這些年,在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兒童教育領域有了一些可喜的新變化,為學齡兒童減負的實際行動就是有目共睹的重要成果之一:書包的重量有所減輕,家庭作業(yè)有所減小,五花八門的考試有所壓縮,各種補課行為和課外活動的頻度也有所降低。
可惜好景不長,兒童減負工作還在漸進中,另一種比書包過重、作業(yè)過多、活動過頻的壓力來勢洶洶,讓剛透了口氣的學齡兒童重新陷入負擔過重的“水深火熱”之中。
出人意料的是,這種來勢洶洶的壓力,恰恰來自當初為兒童減負喊得最兇的家長們。一到周末,家長們忙著把孩子往樂器、書畫、舞蹈、英語、演講、作文、禮儀培訓班上送。有的家長甚至讓孩子同時讀二到三個培訓班,美其名曰,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。
那些明星趕場子一樣參加培訓的孩子,頂著殘月出去,披著星光回來,一臉的疲憊,看著都心疼,不知這些孩子的家長作何感想。
筆者并非全盤否定各類課外培訓班,而是家長們要充分尊重孩子們的意見,在不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下,選擇適合孩子的某項課外培訓,對孩子的成長才有積極的意義。
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,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,兒童教育得好與壞,直接關系到國家競爭力和人類社會的發(fā)展質量,怎么重視都不過分。但現實中,很多好的教育政策、教學措施、優(yōu)教案例,卻難落實、難推行、難發(fā)揮積極有效的影響力。
造成以上窘境的原因較多,有主觀的、有客觀、有家庭的、有學校的、有社會的,在此不予羅列。其中最關鍵的一點,就是大多數家長對兒童教育問題的功利心太重,不尊重兒童作為人生特定階段的成長規(guī)律。
中國式家長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的意愿,已在不知不覺間,把孩子當成了實現自我期望的工具和載體,甚至把自己沒能實現的人生目標,一股腦兒全壓在孩子身上。
殊不知,正是在這種望子女成龍成鳳的思想主導下,各種操之過急、矯枉過正、拔苗助長、適得其反的教育手段競相出臺,孩子們非但沒能受益,反而盡遭其罪。
于是,越來越多的孩子有了叛逆情緒、有了孤僻性格、有了攀比享樂的扭曲價值觀、有了唯我獨尊的“小皇帝”“小公主”意識……
每個人都要經歷兒童階段,我們也曾為父母的主觀武斷而無奈和傷感過,沒想到等自己做了父母,卻好了傷疤忘了痛,不愿意站在孩子們的立場上設身處地想一想。
淘氣貪玩是兒童的天性,不能必欲除之而后快,應該順其自然加以引導,讓孩子們的聰明才智和興趣愛好有更好的發(fā)揮空間,而不是自以為是地橫加干預或嚴加管束。就像一棵樹,只要沒病蟲害,樹桿也端正,適當給點水和陽光,它自然會成材;就像一朵美麗的花,你一直守在它身邊,總感覺盛開的速度太慢、盛開的方式太丑,給足了時間和空間,反而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。
過猶不及,對兒童的教育,何嘗不是如此。童年和少年是生命的春天,青年是生命的夏天,中年是生命的秋天,老年是生命的冬天,這是必須遵從的生命成長規(guī)律。
家長們少一些自作聰明的主張和自以為是的武斷,在孩子們的內心播下愛的種子,讓他們無拘無束中感知生命和世界,讓他們逐步接受傳統(tǒng)文化的熏陶,讓他們自由自在地快樂成長,孩子們的未來一定會比我們主觀設計的更加完美。
相關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題
盡在奧數網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