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本站原創(chuàng) 2012-06-28 14:17:42
四、培養(yǎng)甜頭。
即采用先易后難的方法進行輔助性學習,讓孩子在容易的問題上品嘗到成功甜頭,再加大難度就易于被孩子接受。
五、避免急躁。
小丁剛入學時不滿6歲。由于沒進“學前班”,與讀了一年“學前班”的同學相比顯得落后。我和老丁兩個人分工,針對女兒入學時的弱點一項一項彌補,先補漢語拼音,過關后再練習計算速度,然后慢慢教給她語文的預習方法,連體育課的差距也耐心補上。女兒很快趕上了同學的進度。
六、肯定在先。
任何人都沒有先知先覺的天性,女兒乍一步入校門,一下子面臨那么多的新鮮事物需要她睜大雙眼去認識、去理解、去應對,需要她跟上每個老師的要求,難免顧此失彼。遇到因孩子暫時不會或粗心大意造成考試分數(shù)低時,看著女兒怯生生的目光,我從來不是直接批評她的失誤,而是先肯定她的努力、她的進步、她的態(tài)度。在她逐漸解除恐懼批評的壓力之后再指出她存在的毛病,分析失誤的原因是“根本不會”還是“粗心”造成,由于女兒沒有“抵觸”和“恐懼”心理,失誤便得以很快糾正。
相關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(shù)題
盡在奧數(shù)網(wǎng)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(wǎng)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