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人民網 2011-08-12 10:17:50
以促進學生整體發(fā)展為前提,義務教育學制分段可多樣性
《上海教育》雜志副主編、上海教育新聞中心主任沈祖蕓認為,判斷一個學制是否合理,是否具有生命力,最主要的還得看它是否有利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,是否有利于學校辦學質量的提高,是否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(fā)展。
學制改革需要認真研究學校教育的性質、方針、目標、任務、入學年齡、修業(yè)年限等一系列問題。義務教育作為普及教育,應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方針和如何做人的培養(yǎng)目標及相應的教育任務,在此基礎上才能確定義務教育的彈性入學年齡和修業(yè)年限,并進行與其學制配套的相關改革,從而達到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和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。
對于學制問題,廣州康樂小學的一位老師提出了新的看法,即最好不要將九年義務教育分成小學和中學兩個階段,應該推行九年一貫制。他說,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,都是義務教育,如果這個階段的孩子都在同一個大的教學環(huán)境下學習,更便于交流和成長。而且學生在心理上也不會覺得六年級到七年級是一個坎,在同一個環(huán)境中就可以很自然地升上去。這就需要對現(xiàn)有義務教育資源進行大的整合,并加強有效的管理。
著名教育學者黃濟、王策三主編的《現(xiàn)代教育論》中提出,義務教育學制分段應多樣化。我國義務教育規(guī)定為9年,把發(fā)展義務教育的責任交給了地方,即規(guī)定了義務教育管理上的地方分權性質。
因此,我國義務教育學制的改革,應走出一味著眼于學段劃分的模式,在實行素質教育和彈性學制的總原則下,明確義務教育的性質,提出小學、初中的具體教育方針,確立義務教育階段合理的培養(yǎng)目標、任務以及入學年齡和修業(yè)年限;進行其課程體系與內容、教學方法及評價體系的配套改革,從而達到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和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。
相關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(shù)題
盡在奧數(shù)網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