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家長幫社區(qū) 作者:北京卷卷 2011-01-20 10:13:58
最近,溪溪小同學的活動還是比較豐富的,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。自然,溪媽我也沒閑著。下文主要記錄小溪上周的生活。
周一,我和D媽考去清華私立學?戳丝,滿意度不是很高。當然,就是百分百滿意,溪也進不去,因為人家只收外籍的孩子和港澳臺同胞,主要是陪D媽去的。上課基本是美國小學的模式,外教+中文助教,英文授課寫作業(yè),中文只是每周幾節(jié),類似“舞蹈畫畫”。孩子們上課的狀態(tài)很放松,老師也放松,在門鏡處看見一個男老師幾乎是“攤”在椅子上講課,孩子聽得卻很專注,有支頤思量的,有以筆畫符的……還真沒有走神的說話的。一個班,不到10個孩子。
感覺比較適合那種英文為母語的孩子。
周二,溪幼兒園大班上了公開課,內(nèi)容很是豐富有趣。老師設定的幾個情節(jié),把教學內(nèi)容貫穿在一起。
課上孩子們口算了20以內(nèi)的加減,有的孩子計算能力確實很強,基本和成人一個速度。語言課,孩子們用“不是……也是……也可能是……”造句。漢語拼音都學完了,目前是拼讀階段。
課后,班主任老師給各班家長開了家長會,講解了5、6歲的孩子正處于某幾個敏感期,應該更側(cè)重哪方面習慣的培養(yǎng);介紹了孩子們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學過的,總體情況如何;現(xiàn)在正在學什么,鍛煉哪一方面的能力。
接下來的教學計劃和活動計劃:
11月,正常教學:口頭作文、演講、查字典,兩部應用題。
12月,準備一年一度的藝術(shù)節(jié)。
春節(jié)后,孩子們主要進行幼小銜接的訓練,每周要在“模擬課堂”上幾次課,完全小學生的模式。
用拼音給爸爸寫信,參觀郵局的時候郵寄出去。
6月,運動會。
7月,畢業(yè)典禮。
……
周四,晚上舞蹈課后,和小朋友一起吃飯(主要是孩子爹孩子娘們吃、聊)。孩子們現(xiàn)在集體迷戀“YOYO”,另外幾個孩子都喜歡的溪溪的YOYO球,答應給她們,每人買一個“和小溪一樣的”。
周五,幼兒園大班的足球比賽,作為班上啦啦隊隊員的溪溪(不是幼兒園啦啦隊的),因為早晨不舒服吐了,沒有參加。每個上場的小球員都得到了相應的獎項,溪溪班得了第3名(一共5個班),班上的可可獲得了“最佳射手獎”。希望這些孩子日后能比現(xiàn)在的球員有出息。
周六,繼續(xù)我們的燕莎金源之旅——蹦極、沙畫、卡酷旗艦店、游樂園……
周日晚,DD家火鍋宴,大人們吃得美,孩子們玩得爽,10點半才到家。
更多活動:
最近小提琴課完成得不錯,作業(yè)基本一次通過。眼下的問題,還是升降音的位置不能十分準確快速地找到,尤其是還原FA在E弦的位置,總是有點高。但經(jīng)過這兩周的練習,我能感覺到溪的進步,而且是很大的進步——運弓比較直,音色也好多了;按弦的手指看著也舒服多了,虎口離琴也有了比較大的間隙;換了81的琴后,小指終于也能自由地夠到D弦升LA的位置了。
我發(fā)現(xiàn),在小溪學琴的過程中,作偽陪練的家長“靈活通俗”的指導也是比較重要的。孩子小,有時候老師的“術(shù)語”不是那么容易理解,就需要“陪練”動動腦筋。比如4歲的時候,老師講到“附點音符”的概念,孩子雖能照模樣拉出來,但心里未必就很明白,我和溪說:一根雪糕,一樣大的口,你啊嗚啊嗚咬兩口,媽媽咬一口,你咬的就是一個2分音符,媽媽咬的就是附點,我們合起來就是附點2分音符,共三拍;一根香腸你啊嗚咬一大口,媽媽咬半口,你咬的就是4分音符,媽媽咬的就是附點,合起來就是附點4分音符,一拍半……
相關(guān)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(shù)題
盡在奧數(shù)網(wǎng)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(wǎng)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