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(wǎng)絡資源 2009-11-08 17:52:34
活動二:[樹蛙在我心中的樣子]
有的孩子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見見樹蛙的樣子了,于是我安撫了孩子焦急的心,請他們先做一件事情,然后答應把照片給大家看。當孩子聽說我要他們把自己心中樹蛙的樣子畫出來時,都顯得特別激動,有的孩子說回家時已經(jīng)畫了,媽媽卻說畫的是怪物。
我把所有工具發(fā)給了孩子,然后就開始觀察他們的作品。呵,陳琪畫的樹蛙就像一只吃得太飽的青蛙,大大的眼睛,鼓著一個非?鋸埖拇蠖亲印6∥臐傻漠嬀透猛媪,他把樹蛙畫成了變形金剛!還把它的功能都為我介紹了一遍,讓我不得不佩服他的想象。每個孩子都在認真地工作著,我并沒有過分地打擾他們,打斷他們的思路,也沒有強加我的想法在孩子的思路中。等所有人都畫完后,我把作品都收上來貼在一起,請幼兒選擇認為有意思的畫,讓他的作者為大家講解,這下孩子們就像炸開了鍋一樣,指著好玩地畫嘰嘰喳喳地又說又笑。
接下來所有的孩子都展示了自己的作品,對自己的作品好像有說不完的話。我認真地把每個孩子畫中的閃光點都找了出來,而不是籠統(tǒng)地用“很好”、“真棒呀”、“不錯”來敷衍孩子。
當我把樹蛙的照片完全的展示在孩子眼前時,班里又一次的炸開了鍋,樹蛙原來真的和青蛙長得差不多!我請孩子仔細地觀察,樹蛙和青蛙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?并出示了青蛙的照片。我和孩子一起把它們之間的差異統(tǒng)統(tǒng)找了出來,尤其是樹蛙那大大的腳掌和它的吸盤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在欣賞樹蛙所有的照片時我意外地發(fā)現(xiàn)孩子對其中的一張非常感興趣,內(nèi)容是:一只樹蛙緊緊地抱著一棵大樹。于是我又有了一個想法。
活動三:[樹蛙在干什么]
我把那張放大了的照片貼在黑板上時,許多孩子就說了起來:“你看,樹蛙趴在樹上了,真好玩。”“怪不得叫樹蛙呢。”“它沒事趴樹上干嘛呀?”“有人想抓它吧。”
我停止了孩子的猜測,對他們說我也不知道它趴在樹上想干什么,不過,要請所有小朋友發(fā)揮你的想象:樹蛙趴在樹上到底要干什么呀?把你想到的畫在紙上,然后為大家講講它為什么趴在樹上的故事。
孩子聽后,眼睛放出興奮的光芒,積極地投入到想象中,有的想馬上就講給我聽。在過程中,我只對孩子進行涂色方法,添加背景方面的指導,決不對它的繪畫內(nèi)容強加我的看法。
當孩子都畫完后,我沒有請所有孩子都上來講解自己的作品,因為人太多,孩子沒有那么長的耐力和注意力,只請了幾個小朋友給大家說了故事。每個人當然都想展示自己的作品,我了解孩子的欲望,所以我把他們的作品訂在一起,裝飾得漂亮一些整理成一本書的樣子,放在班里的圖書架上,每天請一個小朋友講一個故事。這樣,不僅能讓孩子欣賞他人的作品還能講解自己的作品。當故事都講完以后,自己制作書的方式還能激發(fā)孩子的創(chuàng)作欲望,不是件很好的事嗎?
最后,當我把孩子的作品《樹蛙在我心中的樣子》和樹蛙真實的照片展示在家長面前時,不少家長都驚嘆到,原來自己孩子的想象力竟然如此豐富有趣,以前都沒注意到。看到家長的反應我很激動,以我自己的能力能讓孩子另外的一面不受約束地表現(xiàn)出來,花再大的心血也只得了!
我的活動方式和策略也許還存在著不足和問題,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很多,但我不怕批評、建議和麻煩,只要能讓我所有的孩子健康、無拘無束地發(fā)展,通過我的引導展現(xiàn)孩子最天真爛漫的一面,那將是我最大的成功!所以,作為一名幼兒教師,孩子的教育方法需要我們無時無刻地改進、更新,失去價值和阻礙孩子發(fā)展的教育手段要及時摒棄,不能因為教師的疏忽和自私而無情的截斷了孩子自由地發(fā)展。
相關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(shù)題
盡在奧數(shù)網(wǎng)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(wǎng)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