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幼教網 2009-10-31 21:56:17
凡事都沒有絕對性,同一類事物,通常又有各自不同的相應法則。孩子得了需要動手術才能治愈的疾病,除了急癥應馬上手術以外,一般可根據疾病的性質、患兒的情況擇期手術,以使患兒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。
不同疾病選擇不同
非手術治療有效的則不選手術——如有些先天性畸形,早期采用非手術治療可獲得治愈,但超過一定年齡后,則必須實施手術矯正。如先天性髖關節(jié)脫位,在3歲以前用手法復位固定,能獲得良好的效果;而3歲以后,手法復位多不能成功,且并發(fā)癥較多,宜采用手術治療。
影響發(fā)育的應及早手術——如唇裂、腭裂,應在影響小兒發(fā)育和發(fā)音以前進行手術矯正。
病變發(fā)展迅速的應及早手術——有些疾病如血管瘤,可與小兒體格發(fā)育不成比例地迅速增長,所以,在其他治療方法無滿意療效時,應及時手術。
有惡變可能的應及早手術——某些腫瘤如骶尾部畸胎瘤,小兒年齡越大,惡變的可能性也愈大,故應及早手術。
對小兒心理有影響的應及早手術——某些畸形如尿道下裂、并指等,對小兒的心理會造成不良影響,應盡早手術矯正。
身體狀況不同選擇不同
非急癥手術除參考上述情況外,還需考慮病兒的全身情況及局部情況。營養(yǎng)不良,或有其他嚴重的急、慢性疾病,或手術局部有感染病灶者,應待營養(yǎng)狀況改善或全身或局部疾病治愈后再進行非急癥手術。
估計小兒健康狀況時,體重是一個重要指標。健康嬰幼兒的體重是隨年齡增長而不斷增加的,若小兒體重不增,表示正常發(fā)育受到障礙,應在消除體重不增的原因后再進行非急癥手術。急性傳染病后3個月內不宜施行非急癥手術。有傳染病接觸史者,應在隔離期過后再進行手術。對有嚴重佝僂病的病兒進行手術時應特別慎重,因為這類小兒對感染的抵抗力低下,加上手術的侵襲,抵抗力會更低。
相關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題
盡在奧數網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