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幼教網(wǎng) 2009-04-23 14:08:57
有種學習方法叫滲透,我最先知道這種方法是聽楊振寧博士在回國講學中提到的,當時,感觸很深。我想,其實這種方法也可以用在育兒上。由于孩子的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,所以我對兒子的教育很少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和地點,總是因時因地制宜。
兒子的好奇心很強,凡事總愛問個“為什么”。我就盡力給他一個淺顯易懂的解釋。有一次,一只小狗受了傷,趴在路邊舔著傷口。兒子充滿同情地問:“媽媽這只小狗怎么了?”“這只小狗不小心摔傷了,它很勇敢,自己處理傷口。”寶寶好像受了很大的鼓舞,顯得比較興奮。孩子現(xiàn)在三歲多了,我從沒有坐下來教他識字。帶他出去玩時,看到路邊停著車子的車牌號,或者廣告牌上的電話號碼,我有意識地停下來看一看,剛開始兒子會問我“媽媽你在看什么?”現(xiàn)在他會主動地指著數(shù)字讓我讀,我時常故意讀錯,他還知道糾正。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東西。
有一位名人曾說過:有識的父母不如有趣的父母,有趣的父母能讓孩子自由發(fā)展。為了避免犯有點“識”的錯誤,我們很少對孩子進行枯燥的說教。我和孩子爸爸基本上保持每天晚上在家能看一會書,讓孩子感受到家庭學習的氣氛。兒子小時候不愿意同熟人打招呼。發(fā)現(xiàn)他這點后,每次遇到熟人我都以孩子的口氣同別人打招呼,“慢慢地,他就能熱情地和別人打招呼了。偶爾讓兒子幫個忙,我也忘不了說聲“謝謝”,這是對他幫助別人的鼓勵。
相關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(shù)題
盡在奧數(shù)網(wǎng)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(wǎng)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